木子联大-落实核心素养,回归教育本真——我校顺利举办第二期“教师成长论坛”


您所提倡的“语文即生活”指什么?
我们一个同学将学习的《稚子弄冰》一诗表演出来,由家长拍成视频。一首诗、一节课,能够带给一家人一份快乐,这就是语文带给生活的影响。
——语文组 胡贝
Q
通过口语、故事的学习,听、跟读、模仿、role- play、repeat方式,使孩子们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英语组 韩静
Q:
如何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就是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比如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剪影造型,就是一个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佛教文化如何影响当时的美术作品的过程。
——综合组 曹灿钰
2016年,我国公布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的“做分数之上的教育”理念,就是基于分数的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且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呢?
6月12日,继首期以“深度学习的发生”为主题的“教师成长论坛”之后,我校第二期“教师成长论坛”如约而至。老师们以“做分数之上的教育”为旗帜,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完美落地”的主题,深入思考,积极准备,展开了热烈讨论。






让学生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使学科教育真正回归到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方向和轨道上来,才是学科教育的灵魂。
——雷玉兰老师


美术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绘画技巧,还要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把美带到生活中,把生活过成艺术。
——曹灿钰老师
音乐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唱准音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乐感、鉴赏能力的任务。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音乐可能会成为一颗正能量的种子,在心里开出向上生长的花朵。
——刘青妹老师


执行校长范巧燕女士对本次论坛进行精彩点评。她从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做引入,谈到学科素养要落地、要依靠课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四个转变”:从书本情境到真实情境的转变,从教师经验到学生经验的转变,从基于课本的学习到基于任务的学习的转变,以及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紧接着,她围绕语文、数学、英语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地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交流。


校长李忠善先生首先以“真的很难说”“真的很不错”“真的还能说得更好”三个维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然后从题目切入、组织形式、深挖论点和论坛深化等几个方面对今后“教师论坛”的举办给予了谆谆指导。

木子联大外国语小学做分数之上的教育,就是基于分数的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且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而教育培养核心素养功能的实现,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师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将大师们从生活中发现和抽象出来的真理、概念教给孩子们,并且教会孩子们将这些知识反哺给生活,解答生活为他们出的考卷,让他们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做分数之上的教育,我们一直努力着,奋斗着。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首期“教师论坛”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