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丨用心赋能,守护成长

生命是不完美的,信任是随着时间和安全来发展的,一切都始于自我觉察。10月15日晚19:00,以“由内而外的教养”为系列主题的“家长大学”开讲。本期是本系列讲座的第一次课程,以“依恋”为主题,面向全体家长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郑州大学
●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十年,个案咨询积累1100多小时,主修婚恋关系,青少年问题,个人成长,情绪疏导,抑郁症,焦虑症等,擅长家庭系统治疗,CBT(行为认知疗法),情绪聚焦疗法,沙盘治疗,儿童创伤教育等。
张老师首先从依恋形式、依恋形成过程(粘连)以及粘连的经历三个方面,厘清依恋的定义。
依恋就像“胶水”,胶水可以变得不那么粘,但可能会恢复它的粘性,也可能会变干涸。在展开“依恋理论”的过程中,张老师从一个“全人同心圆”图示讲起,指明依恋建立过程的重要性,并着重阐述了“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的路径——建立“安全基地”。


当安全感被“破坏”了,会有怎样的表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在谈到“依恋创伤”这个话题时,张老师强调,在“依恋”的字典里,任何反应,都比没有反应要好的多,而依恋创伤,也会影响孩子成年后与他人的关系。最后,张老师也对“依恋理论”的应用场景做了举例,倡议家长们用科学的方法了解自己的依恋历,规避育儿过程中依恋脆弱点所造成的不当方式。


为扎实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在此次家长大学开展前的10月8日,张力书老师还为班主任开设了以“用心赋能,守护成长”为主题的心理讲堂,就幼儿、小学低、小学高和中学等儿童所处的四个阶段,分别从认知特点、情绪发展和大脑发育三个方面阐述。课上,班主任老师们从许多权威理论和实验成果中,对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从教师和家长入手,做好有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用专业和细心维系儿童心理健康,我们一直在路上!
·THE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得更多校园资讯
扫描关注官方抖音号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